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内地电子钱包发展较早,而且相当蓬勃,不论是派利是、做人情,甚至是添香油等都可以利用二维码作电子支付。至於新春期间,内地流行发红包(即是派利是),亲友向指定个别亲友发放指定金额的红包。此外,电子“抢红包”(即抢利是)活动更是每年新春焦点所在。首先,用户必须绑定银行卡后才可进行操作,以微信为例,只要点击手机上对话界面的“红包”标识,按提示输入金额、数量和祝福语,即可在网络上发放红包。同样地,用户只要看到红包出现,眼明手快点击,便能抢到红包的金额,并自动加进用户的微信账户裏。
微信在2019年2月发布数据指出,单是在除夕至初五,收发“微信红包”的人次高达8.23亿,可见“抢红包”受欢迎的程度。
慎防踩地雷
但近年,有些“抢红包”活动愈玩愈刺激,改变遊戏规则,超越了祝福和娱乐的界线,甚至有赌博和犯罪的成分。例如“微信群抢红包踩雷遊戏”抢到炸弹可向群主领额外奖励,但同时又有惩罚机制,踩了雷便要赔钱给发红包的。又有些犯罪分子透过“抢红包”,进行洗黑钱等活动,所以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时要格外警觉。 大公报记者 郭恩卓
来源:大公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苏州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苏州

微信公众号

官方新浪微博

用手机观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