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全域旅游】“中国富硒第一村”发展民宿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概要描述】仙寓镇大山村有“中国富硒第一村”之称,近年来,大山村不断擦亮“富硒负氧”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也让当地的民宿经济日益红火。
仙寓镇大山村有“中国富硒第一村”之称,近年来,大山村不断擦亮“富硒负氧”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也让当地的民宿经济日益红火。
“珍硒山庄”位于我县仙寓镇大山村,这段时间,这栋藏在大山里的民宿住满了来自江浙沪地区的客人。
南京游客 吴怡
“我们去年来过以后,朋友就跟老板订了房间。今年我们就朋友四十个人来结伴,一块住到了珍硒山庄。在这里,我们觉得是休闲养生,朋友相聚的好地方。”
仙寓镇大山村珍硒山庄经营者 王光热
“从三月份开始,我们家19间房间几乎都是满房,现在的房间已经预约到八月底了,一年的毛利润大概在90万左右。”
王光热是土生土长的大山村人,2017年返乡和家人一起创办了这家民宿。从“珍硒山庄”向外远眺,大山村的秀美风光一览无遗。游客除了能在珍硒山庄吃住以外,还可以购买到当地正宗的富硒米、富硒茶、野生葛根粉等农副产品。
南京游客 寥建平
“这个有黑猪肉,梅干菜,这些都蛮好的。我们不光在这吃,我们回去还带呢。”
仙寓镇大山村珍硒山庄经营者 王光热
“我们这些农产品都是从农户手中收购过来的,然后自己加工包装,再出售,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一年销售在60万左右。”
大山村的“硒”字招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也铺就了大山村绿色发展的振兴路。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和王光热一样回村开办起了民宿。
仙寓镇大山村农家乐经营者 熊佩琦
“在家里面,老的、小的都能照顾到,现在家里开发得好,发展得好,家里赚钱比外面也要多一点了。”
近年来,大山村依托富硒资源,以全域旅游、康养产业和富硒产业为支撑点,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同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村305户村民中开办农家乐的达到141户。
仙寓镇大山村党总支书记 王自建
“到现在七八月份以后,更是一房难求,火爆。我们大山村今年农家乐平均收入相对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估计一下增长了三十万左右。”
与此同时,大山村还积极争取资金,建立大山村电商体验馆,发展电商产业,让当地的富硒茶、富硒米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2023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50余万元。
仙寓镇大山村党总支书记 王自建
“我们下一步,就是利用富硒负氧这个优势,把山上一批农家乐,改造、提升,做成高档民宿,山脚下也普及一部分,让大家都能吃旅游饭,都能从事农家乐经营。 ”
池州台记者:吕应强 李嘉乐 本台记者:李玉
来源:石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慧
审核:左慧芳 江雪飞
监制:孟凡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