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指出,南极小须鲸或是将冲刺式捕食(lunge feeding)作为一种节能摄食策略的体积最小的动物。
该论文介绍,须鲸类使用名为冲刺式捕食的摄食策略,这需要它们疾速吞食大量含猎物的水,并通过它们的鲸须“筛”过滤。这种捕食技巧之所以高效,是因为这些动物的吞食量惊人:一头80吨的蓝鲸能吞下相当于其体重135%的水量。这一捕食策略还能用于小须鲸,而小须鲸是须鲸科(蓝鲸也属于该科)中体积最小的现生鲸鱼。一头成年小须鲸的平均体长为7.7米,而蓝鲸的体长约21-24米。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戴维·卡德(David Cade)和同事与合作者一起,利用非侵入式吸力标记观测了西南极半岛23头南极小须鲸的日夜捕食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冲刺性捕食对能量的消耗极大,对于体积小于某个最小值的动物来说,冲刺性捕食便不再是一种高效策略。
论文作者发现,小须鲸分配在日夜的捕食时间差不多,但它们的日间冲刺式捕食率只有夜间的25-40%。他们还指出,小须鲸日间捕食的潜水深度远大于夜间捕食,体积更大的小须鲸比体积更小的小须鲸能在深处停留更长时间。该研究结果表明,体长不足5米(断奶小须鲸的体长)的小须鲸无法利用这种捕食策略获得足够食物,这也让小须鲸成为以磷虾等浮游动物为高效冲刺性捕食对象的体积最小的动物。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所有滤食性鲸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提示随着海洋条件变化促进深水区形成适合冲刺式捕食的大规模猎物群块,高效的滤食性捕食和巨大的体型可能在过去500万年里实现了协同演化。(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