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
春到江南 食客老饕迎来“野菜季”

春到江南 食客老饕迎来“野菜季”

  •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4
  • 来源:春到江南 食客老饕迎来“野菜季”
  • 作者:申冉
  • 选择字号:

春到江南 食客老饕迎来“野菜季”

【概要描述】随着南京地区正式宣布入春,又是一年一度“七头一脑”野菜“大军”占据江南人饭桌的时候。

  • 作者:申冉
  • 来源:春到江南 食客老饕迎来“野菜季”
  •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4
  • 选择字号:
详情

南京当地传统饭店以创新手法制作野菜佳肴深受欢迎。 秦淮人家供图

    随着南京地区正式宣布入春,又是一年一度“七头一脑”野菜“大军”占据江南人饭桌的时候。对于饕餮食客来说,只有品尝到这份“舌尖上的春天”才算真正入春。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访发现,青翠“春色”早从野外乡间“蔓延”到城市里的超市菜场。枸杞头、马兰头、小蒜头、苜蓿头、荠菜头、豌豆头、香椿头和菊花脑,江南一带被称为“七头一脑”的春季限时野菜纷纷上市。

青翠“春色”早从野外乡间“蔓延”到城市里的超市菜场。 申冉 摄

青翠“春色”早从野外乡间“蔓延”到城市里的超市菜场。 申冉 摄

  “香椿头70元一斤,野生的还要更贵一点。荠菜头10元一斤,菊花脑7元一斤……”走进南京的菜场,叫卖声此起彼伏,新上市的野菜尽管时价矜贵,购买者却络绎不绝,卖菜的老板一点不担心因价贵而无人问津。

  “每年的野菜季就这么几天,再贵也忍不住要买点尝尝。”一位南京市民告诉记者。

  春天野菜的“物以稀为贵”,其实自古有之,无数文学“大咖”对这限时的美食青睐有加,留下与之相关的名篇佳句。

南京秦淮人家厨师长在介绍当地的春季时令食单。 卢薇 摄

南京秦淮人家厨师长在介绍当地的春季时令食单。 卢薇 摄

  作家中的老饕汪曾祺曾写过,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苏轼的名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正是江南地区春季特有的野菜篓蒿(芦蒿),曾长居南京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道出南京人制作这道菜的传统,“晴雯姐姐要吃的芦蒿,炒个面筋,少搁油才好。”

  “江南一带做野菜的习惯从古至今变化不大,主要是突出野菜清新、浓郁的独有风味。”据南京秦淮人家厨师长蔡成杰介绍,“少油的清炒芦蒿,奇香扑鼻的香椿头炒鸡蛋,略带酒味回甘的炒豌豆头……在南京这边的传统饭店里,谷雨时节前,一盘这样的野菜并不便宜,从几十元到上百元都有,却也是老饕们必点的时令佳肴,就爱吃个水灵灵、绿意盎然的春天滋味。”

  “不过,像马兰头、苜蓿头、枸杞头这样的野菜,往往带有一些苦味,不习惯的人可能接受不了。”蔡成杰说,在河鲜、面食中点缀一些野菜,“比如豆腐干上加一点香椿头,荠菜与腊味相合做成春卷……这样做出的春季特别食单,颇受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