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又有3名青年确定返乡创业,冷家村现在越来越热闹了。”开完春节后第一次村“两委”会,山东威海乳山市南黄镇冷家村党支部书记冷青林欣喜地告诉记者。
这次会上,村里确定新的一年要着重发展农业电商,由村集体提供场地、冷库等,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以前,冷家村以种植地瓜、白菜等作物为主,村民收入普遍较低,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冷家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越来越冷清,一度成为贫困村。2021年5月,“90后”冷青林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试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把产业搞“热”。
几次项目调整不如意后,冷家村得到南黄镇共富党建联盟的帮助,引进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黑黏糯玉米。
冷青林介绍,发展黑黏糯玉米项目投资少、回报高、见效快。“2022年,我们在两个原先荒废的大棚和40亩土地试种,共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他说。
发展有奔头才能解决人才“冷”的问题。
在外做电商的冷伟芳,看到家乡农产品的商机后回村发展。冷伟芳说:“回村这一年,自家的电商业务营收达到四五十万元,还带动了村民把品质较好的农产品在网上卖出了好价格。”
近来,很多年轻村民返乡,冷青林挨家挨户邀请,组织了一次“在外人员”座谈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同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座谈会后,更多年轻人动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聚力、聚才,才能聚心。
近两年,冷家村“两委”稳扎稳打推进乡村振兴,用“支部周四议事”等制度为村民解决了拖欠工资、山路整修、道路硬化、路灯监控等15个难题,以往“支部喊破天、党员瞧热闹、村民不关己”的困局得以打破。
如今,愿意开村民大会的人越来越多,会场也热闹起来了。村民冷传彪说:“讲的都是村里的工作,和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大家现在都非常愿意来。”
“冷家村通过工作机制创新,实现人才回流、自我造血,村集体经济收入两年间翻了一番,实现‘后进变先进’的巨变,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村风民风焕然一新。”南黄镇党委书记冯玫瑰说。(新华社记者 王 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