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短道速滑新人借赛砺锋芒 冰上老将欣慰后辈超越自我
【概要描述】“速度压住、腿收起来、注意节奏……”袁野神情严肃,双眼紧盯场上的队员,口中喊着技术指令,嗓门特别大。
在场外指导队员比赛的袁野。 高龙安 摄
“速度压住、腿收起来、注意节奏……”袁野神情严肃,双眼紧盯场上的队员,口中喊着技术指令,嗓门特别大。
2月23日,2022—2023年度长春市“体彩杯”青少年短道速滑系列赛(第二站)开赛,吸引了280余名运动员参赛。袁野是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短道速滑教练员,对于他和他的队员来说,这场比赛非常重要,是一次历练的好机会。
1998年长野冬奥会,袁野和队友配合夺得短道速滑5000米接力铜牌,在1999年和2000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上,袁野又和队友拿下了接力冠军,有人说,他是为“接力”而生。
“我们那会(二十多年前)主要比速度,现在比个人技术、团队战术,如何占位、超越和节省体力等。”袁野说,运动员在场上只能看到眼前很小的范围,需要教练员现场指导他们战术和控制节奏,赛后还要帮每个人总结经验、指出不足。
2月23日,2022—2023年度长春市“体彩杯”青少年短道速滑系列赛(第二站)开赛。 吴金泽 摄
今年12岁张诗琪苦练短道速滑三年,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去年11月,她在2022年长春市“体彩杯”青少年短道速滑系列赛(第一站),接连拿到女子乙组1500米、1000米和500米三项比赛的第一名,母亲刘婧为此十分骄傲,手机里存满女儿比赛的照片和视频。
刘婧说,女儿以前学过钢琴和舞蹈,短道速滑是她最喜欢的,训练也是最辛苦的,每周有六天都在训练。她相信,未来女儿会登上更大的赛场。
长春体育中心管理人员衣珊在冰上项目场馆工作十年,她说,长春是中国唯一拥有冬奥冰上项目、雪上项目双冠军的城市。这些年,新式制冰机、高级防护垫,以及全新的冰场铺设技术被运用到场馆,各类大型赛事接连不断,促使参与冰上运动的人群与日俱增,新星不断涌现。
衣珊说,特别是北京冬奥会掀起的冰雪运动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冰上运动,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梦想专门来长春拜师学艺。
今年11岁的赵禹豪来自辽宁,从小练习轮滑,但他更想成为武大靖一样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去年初,父亲赵博为了圆儿子的“冠军梦”,带他来到长春。他认为,孩子在这里能得到更好的训练条件,学到更先进的比赛技术。“这次比赛,孩子一直稳定发挥,我会一直支持他练下去。”
袁野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同时坦言:“他们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当年的我。”袁野的“接力赛”仍在继续——培养新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他希望从这片赛场能走出更多像武大靖一样优秀的运动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