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日本人想方设法“经营”草莓

日本人想方设法“经营”草莓

  • 发布时间:2023-02-24 08:43
  • 来源:环球时报
  • 作者:
  • 选择字号:

日本人想方设法“经营”草莓

【概要描述】从圣诞季开始,草莓就频繁出现在日本人生活中。

  • 作者:
  • 来源:环球时报
  • 发布时间:2023-02-24 08:43
  • 选择字号:
详情

淡雪,草莓家族中的新贵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从圣诞季开始,草莓就频繁出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立春一过,各地更是争先恐后地办起草莓节。其中,横滨红砖仓库的草莓节是最具规模的活动之一,每天营业时间前半小时就有人排队,热门摊位不到3小时就能估清。草莓,在日本被赋予一个美丽的名字——春天的风物诗,即带来春日气息的美好事物。

其实,日本现代大果型草莓的种植历史并不长。18世纪时,荷兰人通过南美的智利品种和北美的弗吉尼亚品种改良出现在的栽培种。19世纪二三十年代,长崎港出现第一批荷兰商船带来的观赏性草莓。园艺师结合后来的法国品种改良出“福羽”草莓,并开始大规模种植。二战结束后,美国人带来新的食用型品种。日本人在这些草莓的基础上不断改良,最终形成了300多个品种,使草莓成为日本人最钟情的水果之一。

日本人有多喜欢草莓?网络调查公司MyVoice去年发布了一项有关“我最喜爱水果”的调查,1万多名参与者中,73.6%的人选择草莓。日本2021年的草莓生产量达16万多吨,金额超过1800亿日元,消费量占世界第一位。

草莓之所以受欢迎,首先因为它不仅色美、味美,而且香气芬芳。草莓富含胡萝卜素、果胶和膳食纤维,对健康十分有益。近年来,因为发现草莓中的鞣酸和天冬氨酸具有一定的美容和减肥效果,更抬高了草莓的身价。

不过,日本草莓种植业并不满足于草莓人尽皆知的优点,而是致力于做精做细,使草莓从一介普通水果,变身为闪闪发光的品牌。日本有47个都道府县,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草莓种植业,并且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种出地区特色。农林水产省为了激发各地开发新品种的热情,对种苗法进行修改。在1978年颁布的旧种苗法中,品牌注册的有效期限仅有15年。2005年,这一期限被改为25年。也就是说,一个都道府县新开发的品牌,其他地区25年内不能染指,这一点大大增加了品牌的保值性。

在日本,草莓产地大多和品牌联系在一起。比如,提到草莓产地排名前三的枥木县、福冈县和熊本县,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枥乙女”“甘王”和“熊红”。有了法律保障,加上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日本各地不断培育出新品种。枥木县硕大的“天空之莓”、佐贺县洁白的“天使之实”、千叶县深红色的“真红美铃”、熊本县白中透粉的“淡雪”等,都是这十几年开发的新产品。

日本的商家总能想出各种方法引导消费者。每年草莓季的第一个高峰都在圣诞前后,这是因为1922年11月不二家推出第一款草莓奶油蛋糕,让日本人相信这款蛋糕是圣诞节的必备甜品。如雪一般洁白松软的奶油,镶嵌上鲜艳的红色草莓,不仅视觉效果绝佳,而且还符合红白双色代表喜事的日本传统文化观,因此很快被老百姓接受。草莓种植者也为此加大了温室种植的投入,将冬草莓的收获季节控制在12月到来年2月。不过,草莓味道最佳的时节还是在立春过后,因此被看作是春日的一缕阳光,格外受到人们喜爱。

圣诞节后的草莓市场更多依靠馈赠用的高级草莓。日本农林水产省作物科公布的资料显示,近两年草莓的日常用量出现下滑,但在赠礼和深度加工上有所增长。百货商店里出售的三色草莓礼盒是赠礼的热门之选。深红、浅粉、雪白的草莓被细心包裹,装在桐木礼盒中,俨然是水果中的小公主。草莓食品开发更是穷尽想象,每年都有新推出的草莓蛋糕、糖果和饮品等,草莓三明治和披萨近来也颇受欢迎。此外,草莓化妆品和保健品也为品相不好的草莓找到出路。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