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广西艺文界人士愿“刘三姐”黄婉秋早日康复
【概要描述】 2月21日晚,“刘三姐黄婉秋病危昏迷”的话题引发关注。
2001年10月,电影《刘三姐》公映40周年暨刘三姐——桂林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举行,左三为黄婉秋。 受访者供图
“黄婉秋老师曾任广西剧协副主席,今年2月3日刚被选为荣誉主席。听到她病重,我们密切关注着,看看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去看望老师,帮助她早日康复。”广西戏剧院院长、广西剧协主席龙倩表示。
图为三代“刘三姐”亮相桂林“三月三”民歌歌圩节。 唐梦宪 摄
2月21日晚,“刘三姐黄婉秋病危昏迷”的话题引发关注。中新网记者从黄婉秋的丈夫何有才处证实,她目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已入院10天有余。
“刘三姐”来源于广西壮族民间传说。龙倩介绍,“刘三姐”的舞台剧,早在1959年便开始演出。而1961年,由黄婉秋担任主角的电影《刘三姐》上映,风靡海内外。“她的表演淳朴、鲜活,在那个时候一夜成名,确实把我们广西的‘刘三姐’文化符号给立起来了。”
数十年来,黄婉秋对广西戏剧文化的传承一直十分关心。龙倩说,黄婉秋老师回到家乡桂林后,除2001年创办“歌仙刘三姐”剧场,坚持登台演出,还把“刘三姐”表演和演唱等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又传给了外孙女,一家三代都在推广和传播“契合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的“刘三姐”故事。
“刘三姐”舞台剧的品牌近年来亦不断创新、提升。广西戏剧院创排彩调剧《新刘三姐》,赋予经典角色时代内涵,2019年进行首演。“老师当时发来贺信,并专门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鼓励我们,说这样的‘刘三姐’文化传承方式和这样的演出,应该要多演、多走出去。”龙倩回忆道。
图为2016年,黄婉秋(右)参加桂林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后,跟“粉丝”合影。 赵琳露 摄
得知黄婉秋病重,社会各界及网友为其祈愿。“我希望黄老师能挺过难关,战胜病魔,继续传唱‘刘三姐’。”刘三姐文化收藏和研究者谢中国也表示。
谢中国一直在广西区直文化系统从事宣传工作。造访过他家的人,都会对他收集的满屋子“刘三姐”文化藏品留下深刻印象。
从1998年开始,谢中国为了心中的“刘三姐”博物馆梦,到广西区内外许多古玩和旧书市场淘宝,历经25年,收集了3000多件藏品,如各种年代的《刘三姐》演出节目单,早年间各省份报道《刘三姐》全国巡演的报纸,电影《刘三姐》的完成剧本。
谢中国说,自己作为一名“歌仙粉”,今年将创办“刘三姐文化讲台”“刘三姐文化展览”等,为更好地普及、推广、传承与发展“刘三姐”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讲好源于广西的中国故事,让“刘三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