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
这省水果价格“雪崩式下跌”!“要农民怎么过”……

这省水果价格“雪崩式下跌”!“要农民怎么过”……

  • 发布时间:2023-02-17 13:16
  •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作者: 游今
  • 选择字号:

这省水果价格“雪崩式下跌”!“要农民怎么过”……

【概要描述】长期以来,大陆都是台湾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但近年来两岸关系恶化,台湾主力的农渔产品因虫害、残留有害物质、商品注册等问题,暂停输入大陆。

  • 作者: 游今
  •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3-02-17 13:16
  • 选择字号:
详情

天气渐暖,但台湾农民的寒冬似乎没有结束。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自2021年9月禁止输入大陆后,台东每年近2万吨的凤梨释迦产销成为挑战,价格面临“雪崩式下跌”,从2022年产地价每台斤(1台斤等于600克)30元(新台币,下同)的行情,下跌到2023年的12元,和过去销往大陆每台斤80元“差很大”。

  面对如此情况,有台东农民感叹,水果价格低迷,“连工钱都不够”,预估目前还有好几千吨的凤梨释迦卖不掉,处境焦虑。

 无法销往大陆 巨额落差难弥补

  长期以来,大陆都是台湾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但近年来两岸关系恶化,台湾主力的农渔产品因虫害、残留有害物质、商品注册等问题,暂停输入大陆,多种水果、鱼类等无法销往大陆,使农产贸易大受影响。

  2022年,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金额大幅衰退近四成(39.5%)。虽然台当局“农业委员会”以补贴等方式开发新市场,效果却相当有限,无法弥补大陆市场减少的巨额落差,使得去年台湾的农产贸易逆差创下史上最高纪录,超过151亿美元。农产品滞销、价格下跌,农渔民苦不堪言。

  有农民表示:“根本不要说农药钱,连工钱都没有了。”还有农民表示,均价“惨到不行”,感慨“要农民怎么过”。

  农民困境何解?

  面对台东农民的遭遇,中国国民党党籍台东县议长吴秀华认为,解决农民困境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重启大陆市场,只有打通大陆市场,才是务实且长远之计。也有不少岛内声音对此表示支持。

  但是,反观民进党当局,在台湾农民面临困境之时,却仍在批评中国国民党“没有为台湾发声”,并持续恶意操作“抗中保台”,让农民成为牺牲品。

  自2020年以来,从台湾销往大陆的凤梨、莲雾等水果因多次验出虫害而被大陆方面暂停进口,而台湾输入大陆的石斑鱼也因被检出孔雀石绿、结晶紫等禁用药物而被大陆方面停止进口。大陆方面的举措是为维护大陆民众的健康安全,合情合理,但台湾当局却把两岸之间的经济议题“政治化”,称“大陆打压台湾”、“大陆违反贸易规则”。

  对于台湾农民遇到的困境,大陆方面曾多次释出善意。最近,经大陆方面协助,金门酒厂等符合要求的63家台湾食品企业予以注册或更新注册资讯,其产品已恢复销往大陆市场。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月13日表示,大陆方面一直高度重视台湾农渔民的利益福祉。她说,多年来,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采取措施缓解台湾农渔产品丰产滞销困难、协助拓展大陆市场,台湾基层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愿意与岛内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为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提供帮助。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15日在北京会见台湾两岸农渔业交流发展投资协会理事长黄一成一行。宋涛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我们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胞福祉的制度政策,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支持台湾农渔民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对于台湾农渔民希望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的呼声,大陆高度重视,在符合检验检疫标准的前提下,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予以解决。

  对于台湾民众的福祉,大陆方面一直记挂于心。台湾农民的困境到底如何解?请民进党当局从台湾农民的利益角度考虑,不要再回避责任,接受大陆释放的善意。

  面对农产品出口质量把关不严,民进党当局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检讨补救,帮助台湾农民摆脱困局,而不是趁机捞取政治私利,让台湾无辜农民饱受“独”害。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