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
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业绩大跌,大家不爱吃卤味了?

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业绩大跌,大家不爱吃卤味了?

  • 发布时间:2023-02-16 08:3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谢艺观
  • 选择字号:

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业绩大跌,大家不爱吃卤味了?

【概要描述】14日,“周黑鸭业绩大降超90%”登上微博热搜。

  • 作者:谢艺观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3-02-16 08:36
  • 选择字号:
详情

14日,“周黑鸭业绩大降超90%”登上微博热搜。人们在惊讶周黑鸭业绩大降之余,也引发了关于“卤味巨头日子为何不好过”“人们为什么不爱吃卤味了”的讨论。

  周黑鸭发生了什么?卤味真的不再受欢迎了吗?

周黑鸭线上官方旗舰店截图。

  周黑鸭业绩遭遇“滑铁卢”

  2月13日晚间,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下滑超94%。另,2022年总收入预计同比下降20%左右,而2021年同期总收入为28.7亿元,以此计算,周黑鸭2022年的总收入或不到23亿元。

  从数据上看,周黑鸭的净利润不仅遭遇“滑铁卢”,还创下了上市以来新低。梳理历年财报,2016年至2021年,周黑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16亿元、7.62亿元、5.4亿元、4.07亿元、1.51亿元及3.42亿元。

  为何2022年业绩出现如此明显的下降?对此,周黑鸭在公告中归结于三点:疫情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端压力增加,以及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0日,2022年全年肉鸭均价为4.95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2.51%。

  “2022年肉鸭价格处于近五年偏高水平,且下半年涨至近五年最高水平,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供应端减少及肉鸭养殖成本高位上涨。”卓创资讯分析师孙亚男表示。

  “卤味三巨头”日子都不好过了

  净利润坐上“滑梯”的不只有周黑鸭,曾经的“卤味三巨头”,如今日子都不好过了。

  绝味食品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至77.57%。

  煌上煌近期也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万元至4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33%至79.25%。

煌上煌线上旗舰店截图

  对于业绩大幅下降,绝味食品、煌上煌亦归结于疫情、成本上涨等因素,此外,绝味食品还加大了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增加较大。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综合来看,顾客消费力的下降、部分消费场景的消失以及成本的上升是卤味巨头们业绩下降的核心原因。”

  鸭脖价格“爱马仕化”?

  卤味巨头们的净利润遭遇大幅“缩水”,有人猜测是不是人们都不爱吃卤味了?

  从网友讨论来看,在选购休闲卤味上,虽然有健康方面的考虑,但价格或是销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如,有网友表示,“花了几十块钱,里面就一点,真的吃不起了。”“绝味的鸭头从原来的6块一个涨到9块一个,周黑鸭涨到11块一个,太夸张了。”

绝味线上旗舰店截图

  据媒体报道,绝味食品在2022年曾进行两次提价。2022年初,绝味食品宣布部分产品提价5%;7月,绝味食品再次提价,涉及鸭掌、鱿鱼、凤爪等产品,提价平均幅度7%-10%。

  面对“一盒鸭脖的价格可以去菜市场买只鸭子”,一些消费者表示,只能放弃吃卤味。

  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曾表示,吃货评价周黑鸭是鸭脖界的爱马仕,所以说周黑鸭拥有优质的消费者认知。

  但如今在不少消费者心中,鸭脖的价格确实“爱马仕化”了。

  “巨头”业绩向下,卤味市场向上

  卤味巨头们业绩表现不佳,并不意味着卤味市场走向没落。

  根据美团发布的《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卤味行业规模将达3691亿元,预计2023年达4051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2.3%。

  国泰君安研报也提到,近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冷链运输体系成熟、包装升级与锁鲜技术提升推动了卤制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中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速。

  但伴随着新式卤味品牌争相涌入,“卤味三巨头”或也需考虑,如何不被“后浪”超过。

  天眼查信息显示,热卤品牌盛香亭、卤味零食品牌王小卤已获得B轮融资;热卤食光、卤大妈完成天使轮融资;研卤堂完成A轮融资。

  在朱丹蓬看来,几大卤味巨头都面临着‘双天花板’,一个是行业的天花板,一个是自身体量的天花板。而这些新进品牌,既有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流量效应,也有粉丝效应。

  “卤味市场在新旧碰撞的过程中,整体的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以及质量,未来会有所提速。而且新进品牌也会不断倒逼传统老品牌进行变革。”朱丹蓬称。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