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吉林村庄“依山傍雪” 村民走上教练岗位迎“冬忙”
【概要描述】为了专心授课,37岁的滑雪教练董晓宇将手机放在雪场前台,身上只携带对讲机,必要时才与雪场、同事联络。
董晓宇正在给学员装雪板 石洪宇 摄
为了专心授课,37岁的滑雪教练董晓宇将手机放在雪场前台,身上只携带对讲机,必要时才与雪场、同事联络。
“我们踩着的雪板就像一条船,平举起来的手臂就是前进的‘指南针’。”在坡度很小的初级雪道上,8岁的新学员小依(化名)十分信赖眼前的教练,装卸雪板、牵引移动、基本技巧均在指导下顺利完成。
这个雪季,董晓宇和乡亲们十分忙碌。他们居住的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孟家村是一座“依山傍雪”的传统村庄,3公里外是吉林市五家山滑雪场。近年来,吉林省持续推动冰雪经济发展,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因此踊跃报考滑雪教练培训班,最终60名村民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证书,走上教练岗位。
这其中,年龄最大的滑雪教练53岁,最小的22岁。除了在附近的雪场任教,他们还成为多个大型雪场的培训人才。
董晓宇是“工龄”最长的一位。每天清晨,他都会步行上班,检查雪道、雪具后,装好雪板,在雪道上“热热身”。
董晓宇正在上课 石洪宇 摄
孟家村是典型的种植村,农忙时董晓宇和其他村民一样在田里忙碌。雪场“开板”后,教练员们第一时间涌向雪道。“我培训的学员,掌握的滑雪技能各不相同,只有我的技巧到达一定高度,才能教好他们。”董晓宇说,作为教练,既要有专业和吃苦耐劳精神,也要带领每位学员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近些年,冰雪运动持续升温,不断增多的滑雪客带动了村民致富。“我冬季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长,最近每年能赚5万多元。”董晓宇说,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业让其幸福感大增。
22岁的王帅军是教练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这是他从业以来的第二个雪季,他接待的学员大多为孩子。为了让对方放松,王帅军会找来带有卡通图案的雪板。“我对这份职业(的前景)很有信心,雪季末我准备系统训练,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
五家山滑雪场副总经理周成宇也认为,冰雪是附近地区最好的“名片”。教练员的耐心、爱心培养了一批“回头客”。其他的村民也都对雪场“寄予厚望”,接待、保洁、运维、餐饮等岗位也让他们“冬忙”起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