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人们在“锅小屋”里品尝各地美食。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天冷的时候,最惬意的莫过于靠着火炉,围着汤煲,再喝口小酒。在吃火锅和砂锅的店铺里,每个桌子上方都会升起一片白色的蒸汽,玻璃上凝结着细小的水珠。不仅柔化了灯光,连寒冬都变得暖和起来。中国很多地方都喜爱这一锅热乎乎的汤汤水水,比如火锅和砂锅等,还有内容丰富的各式煲汤。其实,在日本也有相同的饮食习惯,他们把这一类菜统称为“锅料理”。和中国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锅”。为了方便大家一次吃遍各地美食,横滨红砖仓库日前在广场上的特展大棚内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锅小屋”美食节。
横滨红砖仓库建于1911年,曾作为横滨港的物流基地发挥了很大作用。1989年,它结束了作为仓库的使命,但作为明治和大正时期的遗迹被保留下来。2002年,红砖仓库经过改建后重新开业,1号馆主要承载着展示功能,2号馆中则入驻了很多精品商铺和餐饮店,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古旧与现代的氛围。两个仓库中间的大广场也没有被空置,按照不同季节,会有圣诞集市、草莓节、面包节、花卉节和温室节等一系列活动。“锅小屋”就是每年1月的活动之一,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7届。
今年,来自日本13个地区的餐饮店在广场特展大棚内出摊,提供最具特色的“锅料理”,还有当地的小酒和下酒菜。大棚12时开门,还没到时间,就有人早早在寒风中排起长队。门前有一个售票小桌,可提前购买1800日元(约合90元人民币)的“美酒套票”和2800日元(约合140元人民币)的“美酒佳肴套票”。前者含一个小酒杯,可以进去选择任意3杯酒,后者在此基础上再加3小碗“锅料理”。说实话,这个价格和旁边红砖仓库里的一些时尚餐厅相比,一点都不便宜,但是“锅小屋”打造的昭和怀旧风可能是其他餐厅无法比拟的。
入口处,挑着一幅硕大的红色暖帘,上书“锅小屋”三个大字,让人一下就找到传统居酒屋的感觉。大棚里没有空调,开始还有些担心会不会太冷,但一进门就看到一串串红红的灯笼,视觉上先暖了起来。会场两边是做成夜市模样的店铺,中间的就餐区很像大排档。塑料啤酒箱上放个蓝色印花棉布垫就是椅子,木桌板围成四边形,中间放着电热炉(如图)。开门不到10分钟,几乎所有座位都满了,每个档口前都排起长队,还有很多人拿着酒水清单犹豫不决。
这里有秋田米糕锅、信州蘑菇鸭肉锅、博多牛杂锅、北海道牡蛎锅等十几种特色锅,还有两家甜品摊位以及冬天最受欢迎的甜酒。《环球时报》记者花了2500日元(约合125元人民币),品尝了横滨本地的和牛寿喜烧和石狩县的鮟鱇鱼锅。味道还算不错,但是量太少,也就吃个四分饱。酒的品种也很丰富,而且都是精选出来适合搭配“锅料理”的本地小酒。一小杯90毫升,单卖的价格从500日元至800日元(约合25元人民币至40元人民币)不等。环顾周围,几乎人手一杯。
走出大棚时,室外的椅子上坐满了人。摄氏七八度的气温中,再热的汤也很快就凉了。不过,看到大家都在阳光下放松地说说笑笑,这可能是“锅小屋”最暖人的地方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