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京发布
【概要描述】此次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主办。
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8日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上线,即日起公众可从国家图书馆官网登录免费使用。这两项重要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旨在用数字化手段完整保存并流传珍贵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介绍,《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保存了我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永乐大典》副本目前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少量残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藏家手中。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大典的一半以上。
据悉,《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项目的第一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内容,共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除呈现《永乐大典》高精图像、整体风貌及相关知识外,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示范。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研究员洪琰介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包含了已批准公布的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还收录了大量书影图像、说明文字内容。该项目综合应用了数字人文的多项技术,将珍贵古籍名录书目数据重构为知识库,以多维度知识图谱等多种可视化形式展示,以数字手段实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表示,此次发布的两个项目是活化古籍资源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技术,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广阔地域分布和繁杂人物关系形成系统知识图谱,将《永乐大典》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其流传历程生动展现,为大众探索和了解传世古籍提供了重要途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