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
我国专家提出鼻咽癌放疗新技术 有助减少毒副反应

我国专家提出鼻咽癌放疗新技术 有助减少毒副反应

  • 发布时间:2023-02-08 15:4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徐弘毅
  • 选择字号:

我国专家提出鼻咽癌放疗新技术 有助减少毒副反应

【概要描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7日宣布,该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一项鼻咽癌放疗新技术研究,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咽缩肌等吞咽相关结构的照射剂量。

  • 作者:徐弘毅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时间:2023-02-08 15:49
  • 选择字号:
详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7日宣布,该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一项鼻咽癌放疗新技术研究,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咽缩肌等吞咽相关结构的照射剂量,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骏介绍,鼻咽癌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达70%至80%,既往标准放疗方案采用鼻咽癌全咽后淋巴结预防照射,该方案照射范围大、毒性大,超过三成患者在放疗后出现吞咽困难。如何更加精准放疗,咽后淋巴结哪些区域可以豁免照射,成为该研究焦点。

  研究团队发现,咽后淋巴结分为内侧组和外侧组,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外侧组,内侧组发生率不超过1%。这提示,内侧组咽后淋巴结或可豁免照射。

  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相关团队牵头,联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3期临床试验,比较了鼻咽癌内侧组咽后淋巴结区豁免放疗与标准放疗的临床结果。

  结果显示,与标准放疗相比,内侧组咽后淋巴结区豁免放疗这一“减毒”技术,有效降低了咽缩肌等吞咽相关结构的照射剂量,毒副反应明显减少。其中,急性黏膜炎的发生率从79.8%降至67.7%,急性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从35.1%降至25.5%,晚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从34.3%降至24.0%。同时,治疗效果并未降低。

  马骏表示,采用鼻咽癌“减毒”放疗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该技术可使大部分鼻咽癌患者从中受益,今后有望改写临床鼻咽癌治疗指南,惠及更多患者。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