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
种上“南红果” 日子更红火

种上“南红果” 日子更红火

  • 发布时间:2023-02-07 16:16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于险峰 张仁军
  • 选择字号:

种上“南红果” 日子更红火

【概要描述】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松山镇北沟村种植果树的历史悠久。

  • 作者:于险峰 张仁军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23-02-07 16:16
  • 选择字号:
详情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松山镇北沟村种植果树的历史悠久。因为下雪,村民李玉杰只能待在家里,“要不就领人上山剪枝了,种果树冬天也不能闲着,一年需要剪枝两次,分为冬剪与夏剪。”

  李玉杰与她丈夫王胜文原来种了50多亩地的南果梨,前几年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明推广种植新品种“南红果”,开始大家也不敢种,因为换品种好几年不结果没有收成,都有所担心。

  王胜文开始也是有顾虑,但李玉杰看到李明试种成功,就劝说丈夫先试试看,在2020年就嫁接改种了200棵南红果。“南红果今年开始结果了,虽说一棵树只产了30-50斤,但是价格好啊,一斤能卖到4-5元。这几年南果梨市场行情不太好,刚下来的普通南果梨一斤才1元多钱。南红果到盛果期一棵树能产100斤,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李玉杰告诉记者,今年还要多嫁接些南红果。

  北沟村有452户人家,家家都有果树,全村果树种植面积达5700亩。主要品种有南果梨、鸡心果、尖把梨、寒富苹果等。村民李国义家种了20多亩果树,记者看到他还把尖把梨加工成冻梨出售,利用临近彰桓线道边的优势,他将冻梨与蘑菇、榛子等当地土特产一起摆摊售卖。过去东北的习俗是在冬天吃冻梨。李国义告诉记者:“冻梨一斤5元钱,尖把梨刚下来时一斤将近3元钱,我把卖剩下的就做成冻梨了,纯天然加工特别好吃。”

  也有村民利用手机进行网上直播售卖水果。村民樊志鹏除了自己种树,还在村里代收水果,并建了一个容量5万斤的冷库,他说,南红果卖到供不应求。“需要提前来订,还没下树就被客商订走了。沈阳、长春、北京哪儿的客户都有,放到网上比在家能多卖点。”

  李明成立了开原市松山镇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大多是妇女。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50人次,带动全镇100多名妇女增收。基地成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她也被村里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与村主任。2022年2月,松山镇成立了水果产业联合党委,北沟村成为首批被吸纳的4个村党支部之一,李明任产业联合党委副书记,她向记者介绍:“一年来,依托松山镇水果产业联合党委的‘报团取暖’优势,我们不但学到了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了水果产量,更增加了收入。下一步,要建好示范基地,以推进水果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强带弱,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为实现全镇乡村振兴打造示范样板。”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