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领福字、赏灯会、看展览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概要描述】重点美术馆门票一抢而空,部分展馆外再现排队盛景……
重点美术馆门票一抢而空,部分展馆外再现排队盛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京城多家美术馆不打烊,策划举办了异彩纷呈的大展和春节特别活动。从领福字、赏灯会到看展览,各种文化活动让“美术馆、博物馆里过大年”的新年俗再升温,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春节氛围。
观众参观798艺术区。
一家人在中国美术馆参观“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
开门迎福
经典馆藏一次看过瘾
每年大年初一的送“福”活动,是中国美术馆与观众的约定。今年大年初一,中国美术馆前广场再次排起了长队。中国美术馆组织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将一张张带着喜气和墨香的“福”字送到观众手中,最终送出近500份手书“福”字。观众手捧带着翰墨馨香的“福”字流连在美术馆中,也让整个美术馆的年味变得更浓。
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每日6000人的预约人数基本全部约满。新春大展“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展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特邀创作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小幅美术作品近千件,其中既有美术史中的经典名作,又有当代新作,是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单次展出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今年中国美术馆将迎来60周年馆庆,“美在致广”是馆庆系列展的首展。
中国美术馆还在春节期间晒出了大量经典馆藏。在4层展厅,“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三期)”展出8年来馆藏捐赠与征集的部分作品。在6层的藏宝阁,“宝藏经典 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经典作品展”汇聚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于右任、徐悲鸿等20余位中国近现代名家大家的代表作品,让观众一次看过瘾。
非遗灯会
传统文化让年味更足
即将迎来开馆一周年的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成为今年春节的网红打卡地。该馆初一至初六均正常开放,每日门票提前几天就被约满。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节前上新多个展览,其中“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融合了创新技术与交互体验,采用天幕穹顶空间设计的“天镜”,吸引观众纷纷驻足。
从京派宫灯到自贡花灯,从硖石灯彩到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春节期间该馆每晚向观众开放的“张灯结彩过兔年”新春灯彩会让观众流连忘返。“春节假期观众参观夜场的热情一天比一天高,正月初五晚上有1500多名观众到访。我们的灯彩有一部分是在户外,但观众不惧严寒,足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说。
此外,该馆正月初五举办了欢天喜地中国年——京味曲艺专场演出,包含京韵大鼓、含灯大鼓、单弦、相声、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让观众可以在非遗馆内听京腔、赏京韵。据悉,在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该馆还将结合正在展出的“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为观众奉上精彩的陕西皮影戏展演。
当代艺术
全城共赏多元艺术盛宴
从大年初三起,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三大展区、七个主展单元,以及位于双年展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数字敦煌——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和“触梦三星堆”两大平行展全面开放,4天内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参观。其中有不少外地观众,以及部分在京过年的外籍友人。
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各单元主题多元、风格各异,满足了观众多层次的观展需求。在北京友谊商店分会场,新锐的当代艺术作品与充满厚重历史的建筑空间巧妙融合,受到许多年轻观众的喜爱。“整个展览体量很大,就像一次时光之旅,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记录了我们未曾见过的北京。”观众刘女士在参观完“可见的浪漫:与北京有关的记忆与想象”后说。
此外,798艺术区春节假期园区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55%,访问量达到近10万人次。充满年味的中式装饰将园区装点一新,时尚潮流的兔子装置成为观众拍摄艺术大片的热门景点。悦·美术馆“好事成兔兔”等具有浓郁节日氛围的新春展览、遇见博物馆798馆“雕撰的辉煌——法国卢浮宫版画工坊收藏展”等大师作品展初一至初六不打烊,让观众在798艺术区过个艺术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