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日本这个做法“极其不负责”“是对人类和所有物种的威胁”

日本这个做法“极其不负责”“是对人类和所有物种的威胁”

  • 发布时间:2023-01-18 08:50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
  • 选择字号:

日本这个做法“极其不负责”“是对人类和所有物种的威胁”

【概要描述】“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

  • 作者:
  • 来源: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3-01-18 08:50
  • 选择字号:
详情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日本政府近日称,“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这一决定引发日本国内和韩国、菲律宾等诸多国家的反对和质疑,各方表示希望日方认真回应各方关切,以负责任态度寻找核污染水的妥善处置办法,而不是一味强推排海方案。

  日本渔业从业者:将反对贯彻到底

  日本政府决定一出就引发来自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尤其是渔业从业者对此深感不安。

  日本反核运动团体成员木村雅英14日在邮件中对新华社记者说,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的做法,涉嫌违反《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1996年议定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为日本外务省也承认排放海域不属于内陆水域。

这是2021年1月8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核污水储水罐。新华社/共同社

  木村雅英认为,放射性物质不能让其扩散,只有封存才是防止手段。有关部门最应该优先做的是阻止地下水流入,防止核污染水的继续增加。日本环境省并未评估持续几十年的核污染水排海对北太平洋的环境影响

  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会长坂本雅信13日发表声明说,他们反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态度毫无改变。日本宫城县渔业协会会长寺泽春彦13日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们将继续将反对的态度贯彻到底

  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市长内田广之13日发表声明说,希望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切实履行当初的承诺,即“不获得相关者的理解,便不(对核污染水)展开任何处置”

  2021年4月13日,抗议者在日本东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对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岩手、宫城和福岛县的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和宫城县渔协代表2022年9月向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经济产业省递交了约4.2万人的联合署名,反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方案,要求采取其他方法处理核污染水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020年底一项民调显示,“反对”和“比较反对”将过滤后的核污染水稀释到国家标准后排放入海的人占51%《朝日新闻》2021年初发布的民调显示,55%的被调查者反对将核污染水处理后排放入海

  韩国环保组织:“极其不负责”

  韩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运动联合”能源气候局局长安哉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日方依旧执意单方面推进核污染水排海“感到非常担忧”。他强调,核污染水即使经过再多净化,也仍会残留氚等难以过滤清除的放射性物质,因此“直接将核污染水倾倒入海是极其不负责的”

  安哉训说,其实并不是没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如日本环境团体主张的,应该暂时将核污染水继续储存起来,同时寻找更优方案。但在日本政府看来,排海成本低、花钱少、时间短,因此日方选择的是最省事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排海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不是日本的大海,也不是只有日本附近有洋流,这是全人类的海洋。”

  2021年4月14日,韩国首尔的一家农协连锁超市的水产商品货架前打出“抵制日本”“本店不销售日本产产品”等标语,对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表示抗议。新华社发(徐儒锡摄)

  韩国外交部13日对媒体表示,韩国政府以国民健康安全为首要原则,将继续坚持日方必须从客观和科学角度出发,以安全且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标准的方式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立场,并依此采取应对措施。

  菲律宾学者:“是对人类和所有物种的威胁”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说,日本政府不顾福岛当地渔民和韩国、中国、菲律宾等邻国反对,执意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这种单方面的决定和做法既鲁莽又不负责任,与国际环境法倡导的做法背道而驰是对人类和所有物种的威胁

  2021年4月13日,抗议者在日本东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对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她说,亚洲水体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福岛核事故的污染物无疑会到达附近地区,影响当地海洋和沿海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因此,日本在实施其计划前应三思而后行,谨慎地与直接受该决定影响的国家进行磋商。(记者:钱铮、李光正、陆睿、陈怡、周思雨、报道员杨畅、闫洁、刘锴、杨云起;剪辑:王玉珏;编辑:王申、程大雨、钱泳文、李雯、刘军、李雪梅)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