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北京冬天的第一场大雪还未至,大雪节气先行到来。今日是大雪,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意思是说,大雪节气到来,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节更大,范围更广。古时人们会在大雪节气开始大规模储夏日用的冰,在食俗上,人们会以羊肉、红薯粥等温热食物为节气饮食。
|
古时大雪藏冰、观河捕鱼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又称寒号虫)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个节气期间因天气寒冷,鹖鴠不再鸣叫;古人认为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讲究盛极而衰,阳气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中的“荔挺”为兰草的一种,这种植物此时也因为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古时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需要在冬季储藏夏日用的冰,大雪节气以后也就成了藏冰时期。这种藏冰风俗历史悠久,有资料考证,我国的冰库在西周时期,就已经颇具规模。
民间有俗语“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节气北方不少地区的河流出现封冻,是北方沿海、沿湖地区最佳观河捕鱼期。此外,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也是年轻人喜爱的户外活动。
民间多食用羊肉、红薯粥
大雪节气以后,随着天气变冷,民间以温热的滋补食物为主,例如羊肉、腌肉等。此外,吃饴糖、喝红薯粥等也是大雪节气的美食。
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每到冬季,羊肉成为最佳滋补美食。在南京,民间流行大雪期间吃羊肉,可以驱寒滋补,益气补虚。在大部分北方地区,大雪期间,人们会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或者羊汤抵御寒冷。在内蒙古包头地区,有“小雪杀猪,大雪宰羊”的说法,每到大雪节气,就是宰羊备年货的时刻,人们也会在节气当天吃现宰的羊肉。
腌肉
民间有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进入大雪节气后,气温下降,室外干燥,也是腌制肉的最佳时间。在江浙、西南地区,大雪节气一到,不少人家开始忙着腌咸肉、灌香肠等过年“咸货”。还有地区晾晒腌肉的时候会用短竹条、细绳子穿起来,寓意蒸蒸日上、年年有余。
吃饴糖
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雪时节有吃饴糖的习俗。饴糖,民间也叫糖稀,每逢大雪节气,街上就会出现卖饴糖的小商贩,吸引很多小孩来买。在温州地区,卖饴糖的人被称作“糖儿客”,以前在大雪节气前后,小孩或者大人会将家里的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物件拿来跟“糖儿客”兑换饴糖。
红薯粥
大雪节气以后气温逐渐变冷,在山东北部部分地区,人们会减少串门,饮食上会选择喝暖暖的红薯粥来保暖。当地认为,红薯粥可以润养肺燥,有健脾胃等功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