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文旅传媒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
/
河南息县:昔日废弃矿坑 今朝“网红公园”

河南息县:昔日废弃矿坑 今朝“网红公园”

  • 发布时间:2022-01-19 16:33
  • 来源: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 作者:夏莎 余江
  • 选择字号:

河南息县:昔日废弃矿坑 今朝“网红公园”

【概要描述】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县城南4公里处,“山中天池”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 作者:夏莎 余江
  • 来源: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 发布时间:2022-01-19 16:33
  • 选择字号:
详情

 

 

“矿在园中、园在绿中、绿在画中。”“山中有池、池中有水、水中有鱼。”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县城南4公里处,“山中天池”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游客漫步其间,绝壁环绕、水光潋滟,周边植被长势良好,一种别样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废弃矿坑。

不久前,又传来好消息:息县濮公山矿山公园通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成为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坑,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区,濮公山矿山公园生态转型之路结出硕果。

此山地处息县县城南4公里处的淮河南岸,据传,曾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其山石属灰岩矿,层理清晰,整体性强,是生产制作石子、水泥、石灰的好材料。所产“息石灰”是息县“三大宝”之一。这处“藏金埋银”之地,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矿山资源日益枯竭,这里成了息县人民挥之不去的“生态伤疤”。炸山后留下的裸露碎石和巨大石坑,触目惊心。矿产行业非但没有造福地方,反而给群众身心带来严重摧残。

“睡觉蒙住脸,吃饭捂住碗,一年吃掉一块预制板。”矿山及县城周边常年笼罩在灰尘之下,重污染使当地成为结石、肺病、心脏病的高发区,一线矿山工人不同程度地身染肺病。

“以前轻易不敢出屋。树上都是白灰,洗完的衣服都晾晒不了,不少村民不得不整天关门待在家里。”息县濮公山管理区中渡店村村民彭国义说。

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投资兴业望而却步,周围群众苦不堪言。10年前,息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痛下决心,对濮公山区域进行综合整治,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矿区内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矿主,矿权设置久远,利益多元,一个坑口的年利润涉及几十万、上百万,财路被切断,企业难接受。刚开始关闭时,有夜里偷偷把矿区堵上的坑口扒开的,有玩‘失联’的,有硬挺着的。”濮公山管理区工作人员姚洋飞说。

使出硬手腕,打出温情牌,通过一系列宣传引导工作,矿主逐渐从“不想治、被动治”转变为“必须治、按样治、主动治”,承担起植被恢复的主体工作。

随后,息县聚力将其打造为矿山公园,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得到快速修复,周边村民也被安置进堪比城市社区的园林小区。

据息县濮公山街道宣传委员鲍婉茹介绍,经过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2014年,濮公山矿山公园被授予省级矿山公园称号。沿着生态旅游之路的既定目标,经专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2019年,濮公山矿山公园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抢抓发展机遇,致力全面提升,2022年年初,濮公山矿山公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地下到地上,从灰色到绿色,自开启生态保护工作以来,这里栽植20多种景观树,绿化荒山390亩,沿淮滩地造林500亩,打造380亩生态果蔬采摘园,森林覆盖率高,地表水质优、空气质量好。过去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引来数十种珍贵鸟类栖居,生态转型成效显著。

如今,濮公山绿树成荫、层峦叠嶂、亭台楼榭、水流潺潺,依据其独特的矿山地理环境,大小矿坑经天然蓄水,连成一片“天池”,裸露山体栽上绿植,待春暖花开,可见“绿瀑”垂下,又建成时光隧道、银杏走廊等多处观景项目。今日的濮公山,慢慢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很多“城里人”前来观山看水,徜徉在美景中。奇山秀水引来游人无数,濮公山的生态转型之路越走越宽阔。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带“中国文旅传媒网”、“中文旅传媒”、“中旅传媒网” “中旅美食传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并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中旅传媒报道”或“稿件来源:中旅传媒网”,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本网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

(5)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联系电话:852-30623002/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邮件地址:1532995669@qq.com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   電話:852-30623002   客服熱線:18913183038

香港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   電話:00852-90781981

573765372@qq.com
ZVCM-0512
573765372

主办: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苏ICP备20200669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